close
「洪洞縣要以一種正視歷史、坦然

自省的氣度和膽魄,盡快破解

影響科學發展的一系列急重難題。」

這是洪洞縣委書記陳玉士在《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中說的一句話,記者瞭解到,這也是指導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工作大局的一句定盤子的話。

年頭歲尾,盤點近兩年來洪洞縣的各項工作進展情況,記者發現,正是這一指導思想統領下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洪洞縣的城鄉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歷來崇尚「一直二實三勇敢」洪洞精神的老百姓,向以縣委書記陳玉士為班長的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豎起了大拇指。

各項經濟指標顯示,到2009年底,全縣經濟整體企穩向好: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16.8億元,同比增長6.3%;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66.2億元,與上年持平;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3億元,增加56%;財政收入達到了17.4億元,完成了臨汾市政府下達的全年經濟任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297元,增長8%;農民人均收入達5240元,增長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8.2億元,增長21.9%。

這是一個人口和農業大縣在應對金融危機、拓寬發展空間中交出的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

我的根在農村,我時刻

牽掛著廣大農民。」

「三農」問題歷來是困擾著歷屆洪洞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首要問題。無農不穩,雖然經過近幾年的農業調產,農民增收渠道增多了,但基礎薄弱的農業生產條件導致了農業發展的後勁不足,增長乏力。

2008年初陳玉士赴任伊始,就定下了致力於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農村工作主基調。2008年全年落實支農惠農資金1.5億元,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2.06億元,當年糧食總產6.2億斤,創歷史新高。到2009年,全年落實各項支農惠農資金1.3億元,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7.6億元,編製並通過了全縣新農村建設15年規劃。持續而強勢的資金投入和政府引導使洪洞縣的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大為改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到2009年底,全縣463個建制村基本實現了水泥油路全覆蓋;建成10個農民休閒健身廣場;設置垃圾池248個,修復殘垣斷壁140處;發展戶用沼氣1600戶,改水8088戶;建成13個園林村鎮;實現亮化32公里;解決了7.5萬口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培訓農民10萬餘人次,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7.5萬人。長安堡等五個重點推進村,代表臨汾市接受了省政府2009年度新農村建設考核。二是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全年發放各類直接補貼資金2400餘萬元,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總產達6.9億斤;建成秦壁現代化設施農業科技示範基地200餘畝,鞏固發展了無公害蔬菜、優質小麥等10個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發展林下經濟1.77萬畝,成為全省林業現場會的主要亮點;規模養殖健康發展,截止2009年底,全縣牛存欄17593頭、奶牛6138頭、生豬23.7萬頭、羊12.2萬頭、禽類72.2萬隻,肉類產量2.94萬噸、禽蛋產量1.2萬噸、奶類產量8525噸。三是農業重點工程全面鋪開。完成淹底東片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和馬牧節水工程建設,新增節水面積1.16萬畝;實施五龍溝小流域生態治理工程,開發灘涂1200畝;完成林下經濟循環區中低產田改造2萬畝;植樹508萬株,造林5.6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0.5%;新博特6萬噸果疏飲料、鑫基商貿2000噸果蔬加工項目投產達效;發放補貼資金600萬元,新購置補貼農機具840餘台(件)。

「如何才能擺脫困境,實現工業

又好又快發展?答案只有一個:

努力推進工業經濟轉型發展!」

面對金融危機的巨大衝擊,陳玉士結合洪洞的縣情實際,較早提出了「舉全縣之力,支持三大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帶動地方企業發展」的工作思路,以指導傳統工業產業的改造提升。同時,按照「園區化整合、產業化聚集;多元化發展,系列化延伸;規模化推進,全球化競爭」的基本思路,加快推進工業園區建設,實現工業經濟轉型發展。到2009年底,洪洞縣的工業企業整體態勢良好:傳統產業不斷壯大,山焦150萬噸焦爐擴建二期工程、2?萬噸碳黑項目,三維5萬噸EVA乳液竣工投產;10萬噸粗笨加氫精製項目具備投產條件;「18?30」化肥易地改造、三維3萬噸聚四亞甲基醚二醇、華清焦化10萬噸甲醇項目完成預期目標。新興產業不斷發展,TR納米復合保溫節能牆體材料項目工程、正和500萬柱真空超導暖氣片、宏閣建材6000萬塊碳矸石製磚、森貿祥木板、宇欣新型建材項目建成投產;華翔美的精密鑄造項目土建工程過半;雙銀年產200萬平方米電熱膜項目搬遷入園,投入運營;鑫華鋼筋數控焊接網項目成功落地。園區建設不斷加快,趙城精細煤化工業園、城南新型科技工業園、甘亭精密鑄造和裝備製造工業園、辛村新型建材陶瓷工業園完成規劃編製工作。

洪洞縣坐擁44.2億噸煤炭,長期以來為洪洞經濟發展奠定發展基礎的同時也使洪洞為煤所憂,因煤而困。畸重的產業結構、科技含量較低的產品結構及與之伴生的粗放式生產方式也使之付出了巨大的資源環境代價和安全代價,成為制約洪洞縣率先發展的瓶頸。

鑒於此,洪洞縣著力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企業兼併重組,重新進行產業規劃,達到產能合理佈局。依托晉煤、上海雲峰、陽煤等大企業大集團,通過收購兼併、聯營、參股等形式,整合、重組、改造地方煤礦。全縣地方煤礦已由原保留的30座整合為12個板塊,其中11個板塊主體到位,並完成了採礦許可證的變更。整合後,礦井總面積比原先批准面積增加36.2219km2;產能也由原來的927萬噸/年增加到了1056萬噸/年;總儲量為8.4億噸,較原有儲量增加了4.98億噸。

記者瞭解到,洪洞縣成立了「洪洞縣新洪煤炭投資有限公司」,代表縣政府對整合後的12個板塊進行參股經營,在國有煤炭大型企業控股51%的情況下,參股16%以上,與原有的煤炭企業共同持股49%,確保了縣、鄉(鎮)、村在煤炭整合後的既得利益不減小,充分發揮「洪洞縣要以一種正視歷史、坦然

自省的氣度和膽魄,盡快破veda salon 好唔好

影響科學發展的一系列急重難題。」

這是洪洞縣委書記陳玉士在《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中說的一句話,記者瞭解到,這也是指導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工作大局的一句定盤子的話。

年頭歲尾,盤點近兩年來洪洞縣的各項工作進展情況,記者發現,正是這一指導思想統領下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洪洞縣的城鄉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歷來崇尚「一直二實三勇敢」洪洞精神的老百姓,向以縣委書記陳玉士為班長的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豎起了大拇指。

各項經濟指標顯示,到2009年底,全縣經濟整體企穩向好: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16.8億元,同比增長6.3%;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66.2億元,與上年持平;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3億元,增加56%;財政收入達到了17.4億元,完成了臨汾市政府下達的全年經濟任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297元,增長8%;農民人均收入達5240元,增長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8.2億元,增長21.9%。

這是一個人口和農業大縣在應對金融危機、拓寬發展空間中交出的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

我的根在農村,我時刻

牽掛著廣大農民。」

「三農」問題歷來是困擾著歷屆洪洞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首要問題。無農不穩,雖然經過近幾年的農業調產,農民增收渠道增多了,但基礎薄弱的農業生產條件導致了農業發展的後勁不足,增長乏力。

2008年初陳玉士赴任伊始,就定下了致力於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農村工作主基調。2008年全年落實支農惠農資金1.5億元,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2.06億元,當年糧食總產6.2億斤,創歷史新高。到2009年,全年落實各項支農惠農資金1.3億元,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7.6億元,編製並通過了全縣新農村建設15年規劃。持續而強勢的資金投入和政府引導使洪洞縣的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大為改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到2009年底,全縣463個建制村基本實現了水泥油路全覆蓋;建成10個農民休閒健身廣場;設置垃圾池248個,修復殘垣斷壁140處;發展戶用沼氣1600戶,改水8088戶;建成13個園林村鎮;實現亮化32公里;解決了7.5萬口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培訓農民10萬餘人次,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7.5萬人。長安堡等五個重點推進村,代表臨汾市接受了省政府2009年度新農村建設考核。二是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全年發放各類直接補貼資金2400餘萬元,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總產達6.9億斤;建成秦壁現代化設施農業科技示範基地200餘畝,鞏固發展了無公害蔬菜、優質小麥等10個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發展林下經濟1.77萬畝,成為全省林業現場會的主要亮點;規模養殖健康發展,截止2009年底,全縣牛存欄17593頭、奶牛6138頭、生豬23.7萬頭、羊12.2萬頭、禽類72.2萬隻,肉類產量2.94萬噸、禽蛋產量1.2萬噸、奶類產量8525噸。三是農業重點工程全面鋪開。完成淹底東片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和馬牧節水工程建設,新增節水面積1.16萬畝;實施五龍溝小流域生態治理工程,開發灘涂1200畝;完成林下經濟循環區中低產田改造2萬畝;植樹508萬株,造林5.6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0.5%;新博特6萬噸果疏飲料、鑫基商貿2000噸果蔬加工項目投產達效;發放補貼資金600萬元,新購置補貼農機具840餘台(件)。

「如何才能擺脫困境,實現工業

又好又快發展?答案只有一個:

努力推進工業經濟轉型發展!」

面對金融危機的巨大衝擊,陳玉士結合洪洞的縣情實際,較早提出了「舉全縣之力,支持三大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帶動地方企業發展」的工作思路,以指導傳統工業產業的改造提升。同時,按照「園區化整合、產業化聚集;多元化發展,系列化延伸;規模化推進,全球化競爭」的基本思路,加快推進工業園區建設,實現工業經濟轉型發展。到2009年底,洪洞縣的工業企業整體態勢良好:傳統產業不斷壯大,山焦150萬噸焦爐擴建二期工程、2?萬噸碳黑項目,三維5萬噸EVA乳液竣工投產;10萬噸粗笨加氫精製項目具備投產條件;「18?30」化肥易地改造、三維3萬噸聚四亞甲基醚二醇、華清焦化10萬噸甲醇項目完成預期目標。新興產業不斷發展,TR納米復合保溫節能牆體材料項目工程、正和500萬柱真空超導暖氣片、宏閣建材6000萬塊碳矸石製磚、森貿祥木板、宇欣新型建材項目建成投產;華翔美的精密鑄造項目土建工程過半;雙銀年產200萬平方米電熱膜項目搬遷入園,投入運營;鑫華鋼筋數控焊接網項目成功落地。園區建設不斷加快,趙城精細煤化工業園、城南新型科技工業園、甘亭精密鑄造和裝備製造工業園、辛村新型建材陶瓷工業園完成規劃編製工作。

洪洞縣坐擁44.2億噸煤炭,長期以來為洪洞經濟發展奠定發展基礎的同時也使洪洞為煤所憂,因煤而困。畸重的產業結構、科技含量較低的產品結構及與之伴生的粗放式生產方式也使之付出了巨大的資源環境代價和安全代價,成為制約洪洞縣率先發展的瓶頸。

鑒於此,洪洞縣著力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企業兼併重組,重新進行產業規劃,達到產能合理佈局。依托晉煤、上海雲峰、陽煤等大企業大集團,通過收購兼併、聯營、參股等形式,整合、重組、改造地方煤礦。全縣地方煤礦已由原保留的30座整合為12個板塊,其中11個板塊主體到位,並完成了採礦許可證的變更。整合後,礦井總面積比原先批准面積增加36.2219km2;產能也由原來的927萬噸/年增加到了1056萬噸/年;總儲量為8.4億噸,較原有儲量增加了4.98億噸。

記者瞭解到,洪洞縣成立了「洪洞縣新洪煤炭投資有限公司」,代表縣政府對整合後的12個板塊進行參股經營,在國有煤炭大型企業控股51%的情況下,參股16%以上,與原有的煤炭企業共同持股49%,確保了縣、鄉(鎮)、村在煤炭整合後的既得利益不減小,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為增強煤炭上、下產業鏈的發展爭取一定的發言權,為深入瞭解煤礦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確保財政稅收到位,增加縣級財政計劃外收入設立一個支撐點。也為安排全縣的大專畢業生、剩餘勞動力創造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同時在《洪洞縣煤礦企業兼併重組整合協議》中明確整合後煤礦「同意承擔縣政府測算分攤的農民生活用煤和學校、醫院、集中供暖公司等單位用煤供給(以平均每人每年0.5噸計算,由12處礦井按產能予以分攤),煤炭價格以當年生產成本價(含稅)結算」;「同意按噸煤25元/噸上交專項基金,用於開採區及周邊村莊的環境治理、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工作」。

記者獲悉,洪洞縣的煤礦兼併重組整合工作已遠遠走在了臨汾市其他縣區(市)的前列。

「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

盡心竭力解難事veda salon 黑店

堅持不懈做好事。」

民生是一個大課題,也是衡量一屆黨委、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標桿。通過採訪瞭解,令人欣慰的是以陳玉士為班長的洪洞縣委、政府一班人,真正做到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盤點近兩年洪洞縣為增進人民福祉所做的工作,可以用「波湧浪闊」四個字加以概括。2008年,洪洞人心中緊繃的幾個字是「爬坡過坎,共克時艱」。經歷了2007年的「黑磚窯」風波和「12?5」大礦難,洪洞的聲譽降到了建國以來的最低谷。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洪洞縣委、縣政府背水一戰,打響了一場旨在徹底改變城鄉面貌的總體攻堅戰,積極推進「1313」工程和百項重點工程,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令全縣人民為之自豪的歷史性成就。尤以建設宜居城市、打造魅力洪洞為目標,先後完成了濱河東路、玉峰大街、恆富東大街、恆富大橋建設工程和飛虹西街改造,城區25條小街小巷硬化等工程,實施澗河生態綠地建設工程,進一步拉開了城市框架,拓寬了城市發展空間,提升了城市品位,增強了城市承載力,進一步為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2009年,洪洞縣通過實施「三大工程」和「三大攻堅」,進一步著力改善民生、夯實發展基礎。「三大工程」即平安工程:以「安全生產年」和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活動為載體,共排查各類生產經營單位3759家,取締非法違法經營單位556家。對222家生產經營單位8000餘名職工進行了安全培訓。嚴厲打擊以煤礦、磚廠為重點的非法違法生產行為,始終保持了高壓嚴管態勢。嚴格治理車輛超限超載行為,被評為「全省治超工作先進縣」。生態工程:完成集中供熱二期工程,新增供熱面積150萬平方米;實施天然氣入戶工程,完成4000餘戶。污水處理廠投入試運營;城區主要路段每天灑水抑塵16小時以上,縣城主要街道實行垃圾定時收集;堅決關閉取締落後產能與設施,淘汰關閉污染企業50餘家;城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322天,被評為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突出縣。強力實施「綠色行動」,完成通道綠化185公里,栽植綠化樹木48萬株,新建成園林村鎮13個,農田林網38萬畝,汾河護岸林帶36公里,全年造林5.6萬畝,植樹508萬株,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0.5%。城市新增綠化面積31.28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9.72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41.9%。民生工程:教育事業穩步發展,農村寄宿制小學「營養工程」為3000餘名小學生免費提供營養品。醫療衛生水平整體提高,洪洞縣人民醫院遷建工程已經啟動,完成了3個中心衛生院、9個鄉鎮衛生服務站改擴建工程及600個村級衛生所達標工作,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4%;科學應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全面落實了各項防控措施;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完善提高了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標準和功能配置,新建了26個農民書屋,新增有線廣播電視用戶4000餘戶。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開展,湧現出3個國家級、14個省級、28個市級文明單位,洪洞縣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單位」、「省級文化強縣」。大力實施「陽光行動」,全年發放低保金、救濟金、醫療保險2.6萬人,工傷1.6萬人,失業保險1.7萬人。啟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不斷拓寬就業渠道,城鎮新增就業崗位3860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010人。投資1億元,完成劉家垣、左木、山頭礦山采空沉陷區居民搬遷主體工程。

「三大攻堅」即基礎設施攻堅:完成了澗河北生態綠地、澗橋北路道路改造、玉峰西街排水工程、桃臨線路面翻新改造、洪喬路翻新改造、5條55公里通鄉鎮道路建設工程;百村主幹街道硬化工程,完成178個村520公里。招商引資工作攻堅:全年爭取回中央、省、市投資9535萬元,其中,中央新增投資5594萬元、省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3505萬元、中央及省財政補貼446萬元。積極組織參加中博會、廈洽會、深圳高交會,向外推介項目15個。華翔美的精密鑄造項目、中韓合作鋼筋網數控焊接網項目已經落地;大槐樹鎮的新麗都建材市場開始建設,左木鄉的宏閣建材煤矸石項目、辛村鄉的眾林祥木板項目、萬安鎮的宇欣新型建材項目已經完成;甘亭鎮的金海番茄果項目已完成土地徵用;陶瓷工業園項目正在進行前期工作,一系列韓國新材料項目也即將引進。改革創新攻堅:進一步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完成25個教辦撤並工作,公開選拔、選配了16名中心校和49名初中學校校長。籌資1.5億元,啟動97家企業的改制及破產清算工作,為8427名職工的養老保險費進行了清欠補繳。

「實是求是的說,洪洞是教育

大縣,但還不是教育強縣,

這是我們的工作遺憾,也是

我們迫切需要實現的目標。」

洪洞教育的現狀與發展,是縣委書記陳玉士心頭的一塊結。2008年,洪洞的高考升學率跌至谷底,全縣參考人數7952人,二本以上達線人數僅453名,達線率5.7%,比全市平均達線率低5.41個百分點,在全市排名第12名,在平川縣市區排名倒數第一。洪洞一中作為原省首批重點高中和傳統大校,達線率僅為3.21%。

痛定思痛,洪洞縣在全縣廣泛開展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全面分析了教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出台了《關於加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編製了《洪洞縣2009—2011教育發展三年規劃》。2009年3月,洪洞縣召開了全縣教育工作暨佈局調整動員會,全面鋪開了教育改革和振興攻堅作戰。依據《洪洞縣中小學佈局調整工作實施方案》,到2009年底,洪洞縣先後撤並中小學130所,其中撤並初中20所,小學及教學點110所,加緊校舍建設和改造,先後投資1.4億元,新建了1所玉峰山實驗小學和98所(新改擴)鄉鎮中小學;投資1億元的玉峰山高中正在加緊施工,到2010年9月將投入使用。目前,洪洞縣中小學佈局調整工作已基本結束,全縣教育教學資源得到了充分優合組合。

與此同時,洪洞縣大力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具體措施為:一是教育局消腫,將局機關富裕人員向一線教學崗位分流,補充缺編單位;二是分流學校超編人員;三是徹底清查教育系統在編不在崗位人員;四是解決公辦教師在民辦學校任課問題;五是做好教師補充工作。記者在採訪中得知,2008年時,洪洞從2269名大中專畢業生中公開招錄166名教師,以成績為依據,憑實力上講台,曾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縣委書記陳玉士說:「從長遠的角度看,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經濟,洪洞未來的經濟能不能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關鍵取決於我們今天把教育擺到什麼位置,謀劃的怎麼樣,干的怎麼樣。」

記者認為,陳玉士和他領導下的一班人能夠並且已經找到了繼續造福洪洞人民的為政法寶。



您可以還感興趣的文章

arrow
arrow

    wukaso7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